本計畫的目標在結合本校電機系、電子系、光通所在生物特徵識別、無線射頻辨識(RFID)、數位浮水印、資訊安全、網際網路傳輸品質、網格平行處理、資料探勘等領域具有多年研發成果的教授組成研究團隊(請參閱附錄之教師個人資料),來建置一套「智慧化校園安全識別系統」於電機系預定的通訊網路服務與安全特色實驗室。藉由計畫的進行將電機系資通組、電子系通訊組、光通所的相關領域之教學、研究、實務應用等資源結合成一個合作體。
圖五為本計畫各分項技術領域之分工示意圖,主要可分為兩大特色:「人員識別系統」與「通訊網路應用及安全」為讓規劃的校園安全的辨識系統更多元化,將無線射頻識別(RFID)、地理資訊系統(GIS) 與人臉、虹膜、指紋等生物資訊辨識技術,以多重交叉方式形成一個強健的人員識別系統。在取得人員識別資訊後,將以數位浮水印的隱藏技術及資訊安全技術,讓資訊在網路傳送的過程中受到完整的保護;同時以網路傳輸品質技術來保留網路的頻寬,使本系統的資訊傳遞不會受到校園網路其它資料流量而影響傳送速度,達到機密、完整、快速的需求;最後再以網格平行處理與資料探勘的技術,將校園中多個計算節點的能力聚集起來以提高校園安全處理的速度,對校園安全的資料做快速的篩選與處理,以達更具智慧化的校園安全處理。
本計畫將教學、研究、與實務等考量均融入規劃的範疇,對人才的培育、論文專利的產能、產學合作的技術移轉、產業競爭力的提昇、與產業結構之轉型,也將會有很大的助益。本計畫為三年期的計畫,逐年的目標為: